1.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
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,精心组织读书班,结合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,组织全校党员多形式、分章节通学《条例》。召开全校警示教育大会,签订《九州手机版app,九州(中国)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书》,校领导、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50余次。组织干部赴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。加强培训解读,邀请专家作专题导学报告。
实施党建质量提升行动,深入开展党建“双创”和“一院一品”活动,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,2个党支部入选陕西高校第四批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工作“样板支部”培育创建单位,1个党支部入选陕西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。开展党组织书记读书班、“党建齐谈”党务工作沙龙、党旗接力赛等主题活动。以高质量党建带动群团工作,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“五一巾帼标兵岗”“五一巾帼标兵”“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”“全省高校团建样板团支部”、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、模范职工小家等多项荣誉。
2.学校荣膺“中国民办教育百强”“创新创业典范高校”称号
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历史任务,坚持内涵发展之路,凝练办学特色,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学校办学质量、社会影响力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。学校荣膺2024年度“中国民办教育百强”“创新创业典范高校”荣誉称号,在“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”中位列陕西省第二,荣获“2024微博陕西影响力品牌价值奖”“2024年度校园新媒体互动百强”等多项荣誉。在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、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学校文化育人、党建、人才培养及高质量发展成果11篇,在陕西省教育厅官网、陕西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官网、陕西教育新闻网、央广网、搜狐新闻、凤凰新闻、今日头条等媒体上宣传报道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100余篇,编印《九州手机版app,九州(中国)报》10期,校报上刊发的4篇文章分别获得陕西高校新闻奖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3.加强特色建设明德文化育人特色实践育人特色不断彰显
坚持明德文化育人特色,印发《九州手机版app,九州(中国)大学文化建设规划(2024-2028)》《九州手机版app,九州(中国)明德文化育人实施意见》,构建和完善“五融入”的明德文化育人工作体系。确定学校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、明德人精神特质等。召开明德文化育人特色建设推进会,举办全国“明德文化与现代文明”研讨会,编写《明德文化概论》校本教材,开展明德大讲堂、亲青大讲堂、明德青年信仰公开课、明德文化读书班等活动,积极筹建明德文化教育馆,将明德文化融入新时代育人工作,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坚持实践育人特色,构建“334”实践育人工作体系,重构“2348”实践教学体系、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的实施意见》,召开实践育人特色建设推进会,创新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形式,开展“四百工程”思政实践教育。组织2200余名学生、300余名教师、组建200余支团队赴21个省56个市区(县)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学校首次获省级示范学校称号,获省级优秀团队1个,省级先进个人3人,立项教育部、团中央等单位暑期社会实践项目4项、共青团陕西省委等单位暑期专项实践活动4项,2024年度“文明实践看陕西”专项实践活动项目“优秀”认定1个。人民日报、中国日报、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、省级主流媒体累计报道2500余条。
4.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
将“教育家精神”融入教育改革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中,建强师资队伍,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。一年来新入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、博士学位教师37名,192名教师取得“双师双能型”任职资格。建立2个校外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培养基地。不断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围绕思想政治、师德师风、课程思政、数字能力素养提升、新教师职业成长、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开展专题培训74场,6900余人次参加。提升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和素质建设,持续推进干部培养培训机制完善,组织相关干部赴西交利物浦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素质能力提升培训。创办《师者明德》刊物,编制《师德师风学习读本》。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,表彰“三全育人”先进集体5个、“十育人”先进个人20人、师德标兵10人、优秀教师40人、先进教育工作者20人、最满意教师10人。组织召开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会和教师座谈会,开展为教师“亮灯”活动,在全校营造立师德、正师风、铸师魂的浓厚氛围。
5.扎实开展教学评建工作推进质量文化建设
坚持以教学评建为主线,强化顶层设计,修订评建工作实施方案,完善工作时间表路线图,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,定期组织专题会议、专家辅导和外出学习,加深对指标内涵及建设要求理解,着力提高评建工作质量。召开教学质量工作会议、质量文化建设推进会,扎实推进“三四五”内部质量保障体系。加入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(CIQA),获评“陕西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A类标准化中心。2024年在陕理工类录取位次较去年提升163位,文史类提升888位,生源质量不断提升。2024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4.27%,考研录取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。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,评选出12名课堂教学优秀教师、29项优秀教案和102份优秀学习成果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立项陕西省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1项、西北联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、教育部高校大学数学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1项。举办“AIGC时代的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高端论坛”。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,成绩突出。获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,在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、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、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等比赛中,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11项、三等奖10项、银奖3项、铜奖2项,省级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3项、三等奖9项,金奖2项。
6.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
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,优化专业结构,加强专业集群、学科建设,实现学科、专业、人才队伍、科研等方面协同发展。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,其中2门课程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召开教学工作会议、科研工作会议,立项校级专业集群6个、校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,培育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,5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全部上榜“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”。遴选9个优势学科、4个特色学科和5个培育学科,15名学科首席专家、24名学科带头人、106名学术带头人和104名青年学术骨干,立项8个校企(地)共建科研平台,8个校级科研平台。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、市级科研项目13项、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9项,获批专利16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9篇。
7.推动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互动耦合、同向同行
精心打造“教在明德”教风建设品牌和“学在明德”学风建设品牌,着力践行“崇严重导、求实创新”教风和“勤学善思、知行合一”学风。召开“教在明德”教风建设交流会,开展“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”活动,组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、公开示范课、教师职业素养培训、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。召开“学在明德”学风建设工作交流会,通过21天晨读、经典诵读、学业帮扶、“最美笔记”评选、优秀大学生报告团、主题班会、主题团日、读书分享会、师生党支部活动、专题研讨会、座谈会以及围绕学生学业开展的各项比赛、竞赛等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,不断提高学风建设能力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全年38人获国家奖学金、500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30人被选树为学习标兵,164个集体、4992名个人受到表彰奖励。
8.学科竞赛成果丰硕创新创业成效明显
以学科竞赛为抓手,以赛促学,以赛促教,赛教结合。全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74项获奖889项,其中A类竞赛获奖505项,获奖数量较上年度增长28.8%。获国际级奖17项,国家级奖318项,省部级奖554项。其中,在2024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级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5项,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获特等奖1项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家级铜奖。顺利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2024年颁奖仪式暨2025动员大会。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,其中14项被推荐为国家级项目,完成44项,产出成果83项。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,建好市级“众创空间”,获批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,引入创新创业团队17个,培育创业公司7家。
9.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
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印发《九州手机版app,九州(中国)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育人体系的实施方案》,统筹推进“三全育人”“五育并举”“十育人”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,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。深化思政课教师“大练兵”活动,2名思政课教师进入省级展示环节。做好思政教学和网络思政融合,与西安国家版本馆、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共建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6个,立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金项目10项,结项8项,进一步构建学校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。
10.办学条件持续改善育人环境持续优化
持续推进实验室建设。完成图书馆扩建,加强图书资源建设,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152万册,电子图书总量达80万册,入馆人数和借阅量、访问量稳步提高,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浓厚。完成新功能区2栋学生公寓、四季廊桥项目、明奥体育馆、植物馆建设以及4栋教学楼和1栋学生公寓装修改造,新功能区综合楼建设进展有序,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,校园面貌焕然一新。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深化,信息化赋能教育教学成效不断增强。